当前位置:首页 |
|
受新冠肺炎疫情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影响,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速同比下降11.9%,比上年同期回落20.7个百分点,增速回落明显。
一、基本情况
(一)企业营业收入、成本出现负增长。一季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佳,企业营业收入16.2亿元,同比下降23.1%,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4.1个百分点;企业营业成本14.3亿元,同比下降21.4%,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3.8个百分点。调查显示,一季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56,整体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。同时有52.7%的企业表示一季度综合经营状况“不佳”,比上年同期提高35.6个百分点。
(二)主要行业营业收入降多增少。十大主要行业营业收入总计7.02亿元,同比下降23.9%,其中部分行业营业收入增速下降明显。如纺织服装服饰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、纺织业营业收入降幅分别达到53.2%、40.7%和39.6%;但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中受部分生产医用手套等医护用品企业拉动,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.6%,金属制品业受疫情影响较小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.4%(详见下表)
十大主要行业营业收入情况表
指标名称 | 主营业务收入(亿元) | 增速(%) |
总计 | 7.02 | -23.9 |
纺织业 | 0.42 | -39.6 |
纺织服装、服饰业 | 0.37 | -53.2 |
皮革、毛皮、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| 0.15 | -10.1 |
文教、工美、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| 0.55 | -32.3 |
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| 1.59 | 4.6 |
金属制品业 | 1.14 | 1.4 |
通用设备制造业 | 0.96 | -24.9 |
专用设备制造业 | 0.83 | -35.7 |
汽车制造业 | 0.29 | -11.4 |
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| 0.73 | -40.7 |
(三)企业对后期的生产持乐观态度。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企业预期经济回升向好。调查结果显示,37.2%的企业预计下季度生产增速与本季度持平,34.5%的企业预计下季度生产增速将加快,初步预计下季度生产形势有所好转。
二、当前规模以下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
(一)市场需求低迷,新接订单不足。调查显示,有54.1%的受访企业表示市场需求不足,已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,多以消化库存和完成前期订单为主,而规下工业企业多以承接上游企业分配下来的订单,因此在短期内企业的订单还是处于不足状态。而一季度居民由于疫情影响,消费需求也产生变化。比如某服饰制造厂负责人表示,企业以生产春夏服饰为主,但目前由于市场需求不足,至2月底暂未接到订单。
(二)用工问题依然存在,经营成本上升。虽然目前用工需求趋于稳定,但“用工”的双向选择难题依然存在。一方面制造业企业一线生产操作人员劳动压力较繁重,多数工业企业所处园区较为偏僻,再加上春季人才交流大会等线下招聘会的取消,招聘方式转为线上招聘,造成一线员工用工缺口大,技术性工人招工难。另一方面,部分求职者也难以找到预期的工作,80、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当前务工者的主力军,择业期望较高,相比较工业更倾向于服务业。用工问题推动企业用工成本的上升,有31.2%的企业表示用工成本上升快。规下工业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为主,产品附加值较低,用工成本占企业生产成本比重普遍偏高,企业经营压力大。
(三)疫情持续扩散,出口企业受阻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的加剧,多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,市场需求不振,许多出口企业反映已有的出口订单被客户取消,而一些原订单只提前预付一部分款项,剩余尾款能否按期结算成未知数。另一方面新接订单也大幅减少,从企业主要出口国家的订单金额变化情况来看,目前欧美地区订单金额减少较为严重。订单不足导致部分企业出现复工复产后再停工的苗头,一些出口企业反映,面对日益恶化的外贸形势和未来的不确定性,已经准备轮休或停工。
三、促进规下工业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
(一)落实扶企惠企政策。为支持企业有序复工,渡过难关,稳定生产,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应对疫情扶持企业的政策。下一步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,落细落实中央和省、市在疫情期间出台的各类支持企业开复工、提高产能的帮扶政策,制定工作方案和具体举措,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负担,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。
(二)优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。一是政府相关部门深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,及时做好招工部署。搭建线上招聘平台,通过官方网站、微信平台等发布推送企业岗位需求,吸引劳动力来衢就业。同时线下多渠道招工,校企联合、老员工带新员工、线下小型招聘会等方式,将线上与线下招聘相结合,双管齐下稳定就业队伍。二是推广“共享员工”,实现企业间劳动力交流,目前受疫情影响订单不足的企业员工可以“共享”给有用工缺口的企业,转移富余劳动力减小失业风险。三是要落实好返还、减免或延迟缴纳企业社会保险费等政策的实施,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“应享尽享”,减轻企业用人、运营成本。
(三)刺激消费助力企业拓展国内市场。一是拉动耐用品需求,当前政府为了恢复消费市场的信心,释放疫情期间抑制的消费需求,出台了“消费券”等促进消费的政策。但消费者更倾向于餐饮、服饰等高频次消费,对耐用品消费持谨慎态度,而耐用品是产业关联度较高的消费品,建议政府对家电、汽车等耐用品消费出台相关刺激性政策,以此拉动相关产业链的复工复产。二是帮助外向型企业拓展国内市场,在推动稳外贸系列措施落地的同时,积极助力外贸企业通过电商平台拓展国内销售渠道,指导企业开展线上销售,开展定期培训,提供配套服务,鼓励企业通过淘宝、微店、抖音等电商和社交平台进行线上销售。
(四)做好抽中样本村企业新增工作。样本轮换后,样本地域发生变化,抽中样本村内企业新增入库对如实反映规下工业发展现状极为重要。一方面,在样本地域内全面核查新投产和样本框遗漏企业,系统核实企业的发展现状,包括企业的开工状况、发展预期等,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统尽统。另一方面,加强对权重大的样本村关注度。由于样本轮换五年一次,五年内地域发展规划日新月异,权重大的样本村对当地规下工业的影响十分明显,因此关注样本地域内的工业发展至关重要。